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都說隔夜菜會致癌,為何專家會否定?里面的“內(nèi)幕”就是如此

王桂真營養(yǎng)師
原創(chuàng)
國家一級營養(yǎng)師,健康管理師,濰坊市營養(yǎng)師協(xié)會會長
收藏

對于隔夜菜、隔夜茶、隔夜水,這些食物會引起癌癥的說法也早已有之。所謂的隔夜菜或者是隔夜茶,就是放置了一晚上的菜肴和茶水。這些食物是否會引起癌癥,答案否定的。而詳細的解釋,聽我一一道來。

之所以有人會認為隔夜菜能夠引起癌癥,是因為隔夜菜在放置時間較長之后會產(chǎn)生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轉(zhuǎn)為亞硝胺。亞硝酸鹽不是致癌物,但是亞硝胺卻是致癌物,亞硝胺能夠增加癌癥的發(fā)病風險因素,這也就有了隔夜菜會導致癌癥的說法。

毫無疑問,隔夜菜中確實含有亞硝酸酸鹽,但并非存在就代表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亞硝胺。亞硝胺要達到每千克體重吸收100至2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盡管“隔夜菜”中可能含有亞硝胺,但其含量并不比其它食品中的含量高,與腌制的咸菜、泡菜相比,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根本就不會產(chǎn)生如此巨大的危害性,以致于引起癌癥的發(fā)生。

既然隔夜菜不會引起癌癥,隔夜菜還能不能繼續(xù)吃?對于涼拌的蔬菜,在經(jīng)常冷藏之后也不適合加熱食用,一般不建議您繼續(xù)食用。而炒好的蔬菜或肉類食物,如果直接倒掉有點可惜,這個時候您可以在做好之后趁熱放入冰箱,這種做法可以減少細菌繁殖和亞硝酸鹽的產(chǎn)生。

細菌的增生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細菌的繁殖和增生。菜肴在剛剛制作完成的時候是最為新鮮,溫度也是最高,往往達到100度以上,這個溫度細菌是難以繁殖。而菜肴放在室溫下隨著溫度的降低細菌也開始滋生。在菜肴的溫度達到 40~30 ℃時細菌繁殖能力最為旺盛,一盤菜中往往有著難以計數(shù)的細菌。如果菜肴的溫度在 7 ℃,這個時候細菌就停止滋生和繁殖而進入到休眠狀態(tài)。

7 ℃~0℃正好是我們冰箱冷藏食物的溫度,因此如果您希望飯菜中細菌少而吃的健康,建議您把做好的菜肴趁熱放入冰箱冷藏。

雖然菜肴炒好后趁熱放入冰箱可以減少細菌滋生和繁殖的機會,熱菜直接放冰箱,但同時也會造成冰箱負擔的加重。比如同樣是一盤菜,常溫下放入冰箱消耗的電量要低于趁熱放入冰箱的菜肴。這就需要各位斟酌一下,是我們身體健康重要還是多花幾毛錢的電費重要了。

雖然隔夜菜在做好安全措施之后可以繼續(xù)食用,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不如剛剛做好的菜肴更有營養(yǎng)。如果早上您能夠早起幾分鐘,或者是晚上臨睡前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早上就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做出一道涼拌菜或者炒上一份菜肴,吃起來也會更加健康,食品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