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隔輩人帶娃有弊端,居然在蛀牙問題上實錘了!

口齒生香
原創(chuàng)
上海市健康科普培訓師資庫高級講師、上??破战逃齽?chuàng)新獎獲得者
收藏

現(xiàn)在網(wǎng)上流行一種段子,就是媽媽帶娃與奶奶或姥姥帶娃的區(qū)別。原本被媽媽打扮得光鮮亮麗的小公子或小公舉,一旦被放到老人那里,很快就會讓人發(fā)出“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慨。不得不承認,隔輩人帶娃與父母帶娃確實存在差異。但是萬萬沒想到,這個問題居然也會蛀牙發(fā)生有聯(lián)系!

01 蛀牙也是傳染???

蛀牙的專業(yè)名稱是齲病,其定義為在以細菌為主等多種因素作用下,牙齒硬組織發(fā)生慢性進行性破壞(以無機物脫礦和有機物分解為特征)的疾病。而傳染病的定義則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從上述定義可知,蛀牙的病原體是細菌,但蛀牙能在不同個體之間傳播嗎?事實上,早在1960年科學家就已證實蛀牙具有可傳染性。

02 孩子的變鏈菌來自哪里?

眾所周知,我們的口腔就是天然菌庫,里面的細菌不計其數(shù),但這些細菌卻不是生來就有的。比如說與蛀牙關(guān)系最為密切的變形鏈球菌(簡稱變鏈菌),就是出生后才開始駐扎在口腔里的。而其入駐的時間早晚,又恰恰與蛀牙發(fā)生風險有一定關(guān)系。目前認為,4歲及以前口腔里就有變鏈菌的孩子,不僅變鏈菌水平(“水平”乃專業(yè)說法,可理解為含量)比較高,而且會比相同年齡階段口腔里還沒有變鏈菌的孩子更容易患蛀牙。因此,推遲變鏈菌在口腔里開始駐扎的時間,也不失為一種預防蛀牙的辦法。

盡管很多人認為孩子的變鏈菌主要來自于母親(即所謂的母嬰傳播或垂直傳播),但事實上孩子的變鏈菌可以來自家庭內(nèi)外,如父親、(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玩伴、托兒所或?qū)W校。其傳播途徑主要是親密接觸,比如親吻。

有研究者將外祖母-母親-孩子組合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外祖母是孩子的主要照顧人,發(fā)現(xiàn)外祖母-孩子的變鏈菌傳播率最高(55%)??梢姡庾婺傅目谇唤】禒顩r對孩子發(fā)生蛀牙的影響不可小覷。

另兩項研究也發(fā)現(xiàn),即使母親是主要照顧人,2~5歲有早期蛀牙的孩子,其90%變鏈菌的基因型為非母親來源的。下圖顯示的就是變鏈菌的傳播途徑。

圖源:參考文獻(作者漢化)

由此可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果然是有道理的。

03 解決這個問題的,居然是老辦法

我們都知道,目前預防蛀牙的方法主要控制牙菌斑、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和增強牙齒抗齲力(使用氟化物、對磨牙進行窩溝封閉)。在上述方法中,使用含木糖醇的產(chǎn)品(木糖醇牙膏、無糖口香糖)是選擇之一,但鑒于木糖醇防齲能力并不十分突出,通常不作為首選辦法。

有趣的是,木糖醇卻可以防止變鏈菌的垂直傳播,即母親使用木糖醇可以防止變鏈菌在幼兒口腔里駐扎,并且可以對幼兒口腔微生群和防齲效果產(chǎn)生長期影響。

由于變鏈菌來源較廣,因此以兒童為中心預防變鏈菌傳播可能更有效。有研究發(fā)現(xiàn),直接使用木糖醇濕巾并不能對高危嬰兒變鏈菌在口腔駐扎產(chǎn)生影響,但卻可以顯著減少嬰兒齲齒形成,原因可能是木糖醇削弱了變鏈菌的殺傷力。

蛀牙預防看似簡單,其中的道理卻并不少。只有真正了解蛀牙,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參考文獻

[1] Zhan L. Rebalancing the Caries Microbiome Dysbiosis: Targeted Treatment and Sugar Alcohols[J]. Adv Dent Res, 2018, 29(1): 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