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中食鹽的攝入量普遍偏高。在過去的40年間,我國成年人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在10克以上,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量的兩倍。
其中,我國南方居民平均每日攝鹽量為10-12克,北方居民高達15-22克。[1]
過多的鹽攝入會增加高血壓的發(fā)病風險。調查發(fā)現,每天攝入食鹽大于等于12克的人群,患高血壓的風險會增高約14%,同時這個風險量也隨著食鹽攝入的增加而上升。[2]
那么我們吃進去的鹽都從哪里來?
可能會有不少人納悶,平時自己烹飪給鹽不多,為什么會鹽攝入量超標呢?
那今天我們首先用一張圖來說一說我們鹽攝入的主要來源:
很多食品行業(yè)為了能夠保證食物的口感風味,以及確保它的保質期,也添加了不少隱藏鹽。
比如我們經常吃的調料如醬油每100克就含有17克的鹽,雞精每15克就含有2克的鹽;零食如餅干每100克也含有4克的鹽,每100克話梅的鹽含量更是超過了18克!
這里你也可以評估一下自己平時大概攝入的鹽量,有沒有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推薦的5克呢?
過多攝入這些隱藏在食品中的鹽,更是會加大腎臟的負擔,引起水腫,容易脫發(fā),并且也會增加高血壓、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如何減鹽不減味?
通過現在食品行業(yè)的發(fā)展,減鹽行動也在持續(xù)的推進中,研究發(fā)現通過膳食減鹽(每減少4.6克),可以降低收縮壓約4.46mmHg。
想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減鹽不減味,可以先從最能接受的方式開始,循序漸進的改變。這里我也為大家羅列了幾種能夠有效的方法,不妨試試。
01
選擇減鹽調味料
日常想要可持續(xù)的減鹽,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先從使用頻率最高的調味料開始。
比如減鹽的醬油、低鈉鹽(低鈉鹽不僅僅降低了血壓的水平,同時也能夠改善血管的彈性)。
這些調味料大約可以降低30%的鈉含量,但口味差異不大,可在不知不覺中減少鈉的攝入。
提醒一下低鈉鹽/醬油含鉀量可能較高,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適用。
02
善用鮮味的食材
大量研究表明,食物天然的鮮味可以大大增加鹽味的感受性,擅用富含鮮味的天然食材如菌菇、芹菜、海藻、香菜、洋蔥等自帶鮮味香氣的蔬菜可以有效的減少鹽分的加入。
你可以試著用這些天然的食材煲一碗不加鹽的湯,同時搭配一些天然的香料(如黑胡椒、大蒜、白胡椒、孜然)也是非常美味的。
03
多選低鈉的食品
學會查看產品背后的營養(yǎng)標簽,通過1g鹽=400mg鈉的計算方式了解產品總的含鹽量。
建議選低鈉產品≤120mg/100g,牛奶及奶制品,低鹽的奶酪、酸奶、原味米餅/堅果、新鮮各類蔬果。
減鹽生活從你我做起。
平時在烹飪和購買食物的時候,我們可以睜大雙眼去觀察這一天的鹽攝入量,建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將自己的鹽攝入減少到5克以下(約一個啤酒蓋的量),這也是健康用鹽的一天推薦量。
一起吃出健康好狀態(tài)吧!
//
參考文獻
[1] Sun N, Jiang Y, Wang H, et al. Survey on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21 Sep 25. Epub ahead of print.
[2]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79 behavioural,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and metabolic risks or clusters of risks,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3] 于冬梅, 何宇納, 房紅蕓,等. 2010-2012年中國成年居民食鹽攝入狀況[J].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6, 50(3):217-220.
[4] Group C S S S. Salt substitution: a low-cost strategy f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mong rural Chine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0): 2011-2018
作 者 徐也清 | 注冊營養(yǎng)師
審 稿 許淑芳 | 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醫(yī)師
編 輯 Mia
校 對 Yunjie
歡迎聯系中國好營養(yǎng)進行轉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