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科技部下屬國家科技傳播委員會(NCSTC)組織撰寫的科幻小說集KOVIDNAMA出版
2020年2月,就在新冠肺炎疫情剛剛在印度大規(guī)模暴發(fā)時,印度科學傳播的最高機構(gòu),科技部下屬的國家科技傳播委員會(NCSTC)邀請該國知名科幻作家撰寫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因此,名為KOVIDNAMA的科幻小說選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應運而生,字面意思為“大流行病期間的回憶錄”(Memoirs during a Pandemic)。
選集從多角度介紹了全球大流行病的各個方面和后果,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選集中共有13個故事,由馬諾吉·帕塔里亞(Manoj Pataria)博士和阿文杜比(Arvind Dubey)博士編輯,他們是印度著名的科學傳播者。
選集的序言和社論闡明了科幻小說在印度的起源和發(fā)展,以及冠狀病毒SARSCOV2的詳細結(jié)構(gòu),此外,還詳細討論了如何避免感染這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選集中故事的主題包括通過噬菌體根除新冠肺炎疫情,冠狀病毒的空間聯(lián)系,病毒在人類基因組結(jié)構(gòu)中的作用,大流行病毒通過流星在地球上傳播,故意用SARSCOV2病毒感染敵人,病毒變異,病毒從蝙蝠和其他動物傳播到人類,拯救達到“細胞因子風暴”關鍵階段的病人,保護人類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一種諾亞之弧,流行性病毒的起源,在新冠肺炎疫情這種災難中挖掘機會等。
這本選集在2021年一經(jīng)出版就受到熱烈歡迎。選集的作者分別是馬諾伊·庫馬爾·帕塔里亞(Manoj Kumar Patariya)、錢德拉·莫漢·諾蒂亞爾(Chandra Mohan Nautiyal)、普拉吉亞·高塔姆(Pragya Gautam)、伊爾凡·胡曼(Irfan Human)、拉吉夫·蘭詹·烏帕迪亞(Rajiv Ranjan Upadhyay)、阿文德·杜貝(Arvind Dubey)、阿文德·米什拉(Arvind Mishra)、澤尚·海德爾·扎伊迪(Zeeshan Haider Zaidi)、阿米特·庫馬爾(Amit Kumar)、卡爾帕納·庫爾什雷斯塔(Kalpana Kulshrestha)、馬尼什·莫漢·戈爾(Manish Mohan Gore)、阿比謝克·庫馬爾·米什拉(Abhishek Kumar Mishra)和維杰·奇塔里(Vijay Chitauri)。
KOVIDNAMA受到印度科幻讀者的一致好評,它采用印度語發(fā)行,這是印度的通用和官方語言。完整選集可以通過鏈接下載,鏈接如下:https://iscos.org/KOVIDNAMA.pdf
〔原作者:阿文德·米甚拉(Arvind Mishra)/翻譯:張家樂〕
【日本】日本第41屆SF大賞頒布,立原透耶憑借對中國科幻的譯介獲得特別賞日本科幻作家俱樂部主辦的第41屆SF大賞于2021年2月20日公布獲獎作品,并于4月17日舉行在線頒獎儀式。本屆日本SF大賞的并列獲獎作品為菅浩江的《歓喜の歌博物館惑星3》和林謙治的《星系出雲(yún)の兵站》全9卷;特別獎:立原透耶對中文科幻作品翻譯介紹的功績;功績賞:小林泰三(已故)。在線頒獎儀式上,舉辦方公布了由近二十位中國科幻作家及從業(yè)者共同祝賀立原透耶獲獎的祝賀視頻,包括劉慈欣、姚海軍在內(nèi)的中國科幻人在視頻中感謝立原透耶長期以來作為中國科幻和日本科幻的橋梁,在科幻交流特別是對中國作品的翻譯和推介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立原透耶長期從事中國科幻研究,參與和組織中日科幻交流活動,同時也是《三體》日本版譯者和監(jiān)修。她選編的《時間之梯:現(xiàn)代中華科幻杰作選》和《三體》日文版共同在日本掀起了最近的中國科幻熱潮。更多內(nèi)容請參考:https://sfwj.jp/awards/Nihon-SF-Taisho-Award/41/202105030226.html。
(供稿:科幻光年)
【英國】英國科幻協(xié)會旗下評論期刊《矢量》推出中國科幻專號英國科幻協(xié)會(BSFA)旗下的評論期刊《矢量》(Vector)與馬來西亞華裔科幻研究者黃盈沅(Yen Ooi)和中國科幻作家王侃瑜合作,組稿編輯并于2021年3月春季刊推出了中國科幻專號。該期內(nèi)容豐富,包括王侃瑜的中國科幻女性簡史,策展人Angela Chan、采訪藝術(shù)家Beatrice Glow、馬辰、Frederike Schneider-Viels?cker和孫夢天的中國科幻研究縮影,陳楸帆和Maggie Shen King的作家互訪,三豐介紹的中國科幻迷群,Dev Agarwal評論的中國科幻電影,Sandra Unerman的阿凡提書評,Dan Byrne-Smith采訪藝術(shù)家Gordon Cheung,VirginiaL. Conn的中華未來主義,金雪妮的中國科幻翻譯,宋明煒組織的2019都柏林世界科幻大會上的學術(shù)圓桌實錄(發(fā)言人包括宋明煒、嚴鋒、王德威、三豐、陳楸帆、金雪妮、雙翅目和王侃瑜,文稿由青年科幻學者呂廣釗整理),中國科幻產(chǎn)業(yè)中各家機構(gòu)的集體亮相,Niall Harrison的中國科幻英譯短篇梳理等。更多內(nèi)容請參考Vector官方頁面:https://vector-bsfa.com/current-issue/。
(供稿:科幻光年)
【英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新作科幻小說《克拉拉與太陽》全球同步發(fā)售繼2015年推出《被掩埋的巨人》、201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的最新長篇小說《克拉拉與太陽》(Klara and the Sun)英文版由企鵝蘭登書屋旗下的克諾夫出版集團(Knopf Publishing Group)出版,并于2021年3月全球同步發(fā)售。小說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克拉拉的第一人稱敘述,觀察千變?nèi)f化的現(xiàn)代社會,探索了愛的本質(zhì)。因為《克拉拉與太陽》是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推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全球各大授權(quán)出版社都在第一時間加入了這場出版界的狂歡。而石黑一雄本人也積極參與作品的全球推廣計劃中,參加了多場線上對談、一對一讀者簽售會、媒體訪談直播等各類營銷活動?!犊死c太陽》的簡體中文版(譯者宋僉)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國內(nèi)有超過500家實體書店參與《克拉拉與太陽》新書重點陳列和買贈策劃。譯文社推出300本燙金封面的毛邊本限定款、800套限量款布面精裝版《長日將盡》作為預售禮贈品,上線即被搶購一空?!犊死c太陽》并非石黑一雄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他于2005年出版的《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是背景設定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反烏托邦色彩近似平行世界的科幻小說,曾入圍2005年布克獎和美國書評人協(xié)會獎決選,并入選《時代周刊》評選的1923年以來“百部偉大英語小說”書單,且被改編為電影?!犊死c太陽》的相關更多內(nèi)容請參考出版社官方頁面: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books/653825/klara-and-the-sun-by-kazuo-ishiguro/。
石黑一雄 著
《克拉拉與太陽》封面
(供稿:科幻光年)
【美國】《美國科幻研究協(xié)會會刊》2021年春季刊推出“中國科幻與世界”專題美國科幻研究協(xié)會(Science Fic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主辦的《美國科幻研究協(xié)會會刊》(SFRA Review)于2021年春季刊,即第51卷第2期,推出“中國科幻與世界”專題,刊載了17篇中外學者的研究論文。這些論文從四個方面以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中國科幻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以及中國科幻與世界科幻的關聯(lián)和互動。吳巖、姚建彬、初金一的《全球語境下的中國科幻》作為導言,講述了當前中國科幻與世界科幻日趨密切的雙向交流。在第一部分“世界對中國科幻的接受”中,弗朗西斯科·沃爾索(Francesco Verso)、那檀靄孫(Nathanie lIsaacson)、初金一、馬琳瑤分別從中國科幻的遠大前景、中美科幻跨國文化參與和翻譯、俄羅斯中國科幻譯本的發(fā)展、阿拉伯國家的中國科幻小說與科幻電影等角度論述了世界對中國科幻的接受。在第二部分“中國對世界科幻的接受”中,王昕、黎嬋、趙晉、郭偉分別從中國科幻電影研究、中國英語科幻研究、中國日本科幻研究、中國科幻教育的歷史與現(xiàn)狀等角度論述了中國對世界科幻的接受。在第三部分“科幻與方法”中,孫夢天、李樺、范軼倫、劉媛分別從世界文學、環(huán)境批評、中國與拉美科幻研究、文化例外論等角度闡釋中國科幻研究方法。在第四部分“研究現(xiàn)狀”中,詹玲、任冬梅、王一平、姜振宇分別從科幻小說與主流文學批評的互動、民國時期的中國科幻、21世紀中國科幻研究的發(fā)展、中國科幻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等角度審視中國科幻研究。本期專題旨在集中展現(xiàn)中國與世界在科幻領域的交流互動,恰逢其時地促進了中國科幻研究在世界范圍的深度傳播。更多內(nèi)容參見SFRA Review官方頁面:https://sfrareview.org/vol-51-no-2-spring-2021/。
(供稿:黃嘉寧)
【英國】英國皇家郵局發(fā)行以經(jīng)典英國科幻作品作者為主題的郵票套裝英國皇家郵局于2021年4月發(fā)行了一套以經(jīng)典英國科幻作品作者為主題的郵票,其中包括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jié)》、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多麗絲·萊辛的《??ㄋ顾贰旣悺ぱ┤R的《弗蘭肯斯坦》、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時間機器》,以及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英國皇家郵局表示2021年恰逢赫伯特·喬治·威爾斯逝世75周年,同時也是《三尖樹時代》出版70周年,此套郵票是為紀念這些英國科幻作家和他們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科幻作品。詳情請參考英國皇家郵局頁面:https://shop.royalmail.com/special-stamp-issues/classic-science-fiction/classic-science-fiction-stamp-set。
(供稿:科幻光年)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和韋爾斯利學院東亞研究系聯(lián)合推出的科幻中國工作坊在線上成功舉行2021年4月23日,以“科幻中國:異形,異次元,異托邦”為主題的科幻中國工作坊在線舉辦。本次工作坊由哈佛大學的王德威教授和韋爾斯利學院的宋明煒副教授主持,邀請了知名科幻作家韓松、陳楸帆、伊格言和王侃瑜,以及年輕科幻學者黃丁如、周迪灝、陳濟舟、歐慕康(Michael O' Krent)和金雪妮參加對談發(fā)言討論?;顒臃譃閮刹糠?。第一部分是由王德威主持的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博士生的科幻研究項目簡報環(huán)節(jié):科幻學者的發(fā)言內(nèi)容包括哈佛大學黃丁如的《危機及其生態(tài):20世紀30年代大眾科學雜志中的毒氣意象》、耶魯大學周迪灝的《遺失的早期人類和遺忘的中國科幻》、哈佛大學陳濟舟的《唯藥辯證法》、哈佛大學歐慕康的《作為歷史思維的科幻》以及耶魯大學金雪妮的《科學與修真小說》研究。第二部分是由宋明煒主持的科幻作家作品和科幻整體現(xiàn)狀對談環(huán)節(jié):伊格言和陳楸帆分別介紹了他們即將問世的新作《零度分離》和《AI 2041》,并和韓松、王侃瑜共同分享了早期對他們產(chǎn)生影響的科幻作品,對談提及韓松作品的“吃人”隱喻及夢游意向、王侃瑜《海鮮飯店》中的深??植篮途裢淌?,討論還涉及科幻參與意識形態(tài)建構(gòu)、高科技以及全球化對科幻作家的影響等方面的內(nèi)容。完整報道請參考王侃瑜的實錄:https://mp.weixin.qq.com/s/Qv8V4mSw62DGX_bn890Tig。
(供稿:科幻光年)
【日本】第七屆日本翻譯大賞頒獎,科幻作品并列獲獎2021年5月16日,第七屆日本翻譯大賞獲獎作品公布,科幻作品瑪莎·威爾斯的《殺手機器人日記》(譯者:中原尚哉)和尤迪特·沙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的《逝物錄》(譯者:細井直子)并列獲獎。其中瑪莎·威爾斯的《殺手機器人日記》系列分上下冊,包括了系列前四部中篇小說《全面警報》(All Systems Red)、《人為反應》(Artificial Condition)、《叛逃協(xié)定》(Rogue Protocol)、《逃生策略》(Exit Strategy)。
郝景芳的《生于1984》(譯者:櫻庭ゆみ子)也入圍本年度Top5名單。官方詳細頁面:https://besttranslationaward.wordpress.com。
(供稿:科幻光年)
【美國】2021星云獎名單揭曉
當?shù)貢r間6月5日,美國第56屆星云獎在線頒獎典禮頒發(fā)了本年度的星云獎、雷布拉德伯里獎(杰出影視表現(xiàn)獎)、安德烈諾頓優(yōu)秀青少年科幻獎等獎項。
星云獎:
最佳短篇:Open House on Haunted Hill by John Wiswell(《幽靈山上的待售房》 / 約翰·維斯維爾)。
最佳短中篇:Two Truths and a Lie by Sarah Pinsker(《兩個真相,一個謊言》 / 莎拉·平斯克)。
最佳長中篇:Ring Shout by P. Djèlí Clark(《繞圈呼喊》 / P. 賈里·克拉克)。
最佳長篇:Network Effect by Martha Wells(《網(wǎng)絡效應》 / 瑪莎·威爾斯)。
最佳游戲?qū)懽鳎篐ades by Greg Kasavin(《哈迪斯》 / 格雷格·凱瑟文)。
雷布拉德伯里獎(杰出影視表現(xiàn)獎):The Good Place: "Whenever You're Ready", Michael Schur, NBC(《善地:等你準備好》 / 邁克·舒爾)。
安德烈諾頓優(yōu)秀青少年科幻獎:A Wizard's Guide to Defensive Baking, T. Kingfisher(Argyll)(《魔法烘培防御術(shù)指南》 / T.金費雪)。
更多入圍作品信息請參考星云獎官網(wǎng):https://nebulas.sfwa.org/award-year/2020/。
2021 年美國星云獎頒獎宣傳海報
(供稿:科幻光年)
本文選自《世界科幻動態(tài)》2021年1-5期
《世界科幻動態(tài)》長期征稿,招募特約通訊員。郵箱:csfsc_crisp@126.com
(排版:張馨木 編輯:黃倩紅 審定:鄒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