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鳳凰我們腦海里總能浮現(xiàn)出很多詞語:鳳凰來儀、龍飛鳳舞、百鳥朝鳳、鳳毛麟角……與鳳凰有關的大多都是寓意祥和美好的詞匯。
傳說早在商周之交時期,就有鳳鳴岐山這種祥瑞之兆出現(xiàn),當時百姓都認為這種身披五彩祥云的鳥兒是文王的德政帶來的。
就連魯迅先生十分鐘愛的《山海經(jīng)》也記載:“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笨梢婙P凰在我國文化中充滿了神奇色彩。
鳳凰在現(xiàn)實世界里是沒有的,但依然能找到與鳳凰極其相似的動物,那就是孔雀。
在東方的神話體系里,孔雀與大鵬同為鳳凰所生,都是鳳凰孕育祥和之氣而生下的孩子,這么看來,孔雀原來是繼承了母親的好基因啊,根正苗紅,怪不得這么絢麗多彩器宇軒昂呢。
說到孔雀,我們都知道藍孔雀、綠孔雀、黑孔雀、白孔雀等。但是其實目前已知的孔雀總共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比較容易見到的“藍孔雀”,也叫印度孔雀。另一種則是被列為瀕危物種的“綠孔雀”,也叫爪哇孔雀。
藍孔雀(印度孔雀)上 和綠孔雀(爪哇孔雀)下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至于黑孔雀和白孔雀都是藍孔雀的變異品種,依然算是藍孔雀大家族里的成員。但藍孔雀叫聲并不怎么好聽,而綠孔雀則不同了,它叫聲高亢明亮,頗有王者氣勢卻又不失優(yōu)雅;這也是古人為什么將它視作祥瑞神鳥的原因吧。
藍孔雀的變異品種——白孔雀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小編一樣,有個關于孔雀的問題困擾了很久:
那就是,孔雀到底會不會飛?
從小我們就學過“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保ㄟx自《孔雀東南飛》)。但是孔雀到底會不會飛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頭。
接下來我們以綠孔雀為例,簡單的從體型特征、生活習性等幾個方面來分析孔雀能不能飛起來。
綠孔雀一般棲息于流水豐沛灌木叢生的開闊地帶,在中國的云南西南部,為雜食性動物,以野果谷物等為食。
羽冠呈藍綠色,雄性覆羽很長,特別是尾羽,一只正常體格的雄性綠孔雀尾屏可長達1米左右,尾羽最末端長有彩虹光澤的“眼睛”斑紋,這種斑紋從內(nèi)至外是由紫、藍、褐、黃、紅等顏色組成,絢麗奪目,這和傳說中鳳凰的尾羽極其相似。這種顏色絢麗的尾羽可是孔雀尋求配偶的華麗服飾。
我們都知道,只有雄孔雀才有尾屏,雌孔雀看起來是那么一點樸實無華,這一點在自然界很多鳥類中都有體現(xiàn)。每年春季三四月份,正是孔雀產(chǎn)卵繁殖的季節(jié),此時雄孔雀身體激素水平上升,開屏次數(shù)也是一年之中最多的時刻。
樸實無華的雌孔雀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大多數(shù)鳥兒都會用舞蹈來吸引異性的注意,孔雀也不例外。雄孔雀會展開它那色澤艷麗的尾屏,有時在雌性面前信庭漫步,有時用優(yōu)雅的舞姿來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和強健的身體。雄孔雀尾羽越是光彩奪目,越是顯示著身體狀態(tài)的強健,所以一般雌性孔雀都會被體態(tài)優(yōu)雅,羽毛鮮亮的雄性所吸引,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后代的強壯來適應這個充滿挑戰(zhàn)的大自然。
孔雀開屏的瞬間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雄孔雀的尾屏不單單具有求偶的作用,同時還有恐嚇天敵的好用法。大自然的生存規(guī)則均是先禮后兵,可一旦雄孔雀面臨天敵的追殺逃跑不及時,便會挺起胸膛展開尾屏,這一米多高的尾屏瞬間使雄孔雀體形看上去整整大了好幾倍,再加上尾羽上具有威懾力的眼睛斑紋,抖動起來沙沙作響的氣勢,敵人就算再勇猛,恐怕也會小心謹慎起來,甚至面對這只“多眼巨獸”選擇不戰(zhàn)而退。
雄性孔雀雖然戰(zhàn)力“爆表”,但其實它們是優(yōu)雅的鳥兒,你可見過整天炸毛的孔雀?
孔雀的大部分時間也如同大部分的雉科鳥類一樣,邊走邊停,邊停邊吃。聽起來好不愜意,白天它們活動于河谷地帶的灌木叢、樹林等地,晚上則棲息于矮壯的枝頭。它們擁有強有力的后腿善于奔跑,就算是拖著巨大尾屏的雄孔雀依然能迅速奔走,但是翅膀不太發(fā)達的孔雀一族,飛行能力卻讓人咂舌,雌性奔跑時的負擔可能比雄性還好些,而擁有巨大的尾屏雄性,飛翔對它們來說是需要消耗巨大體力的。
所以孔雀雖然能飛,卻只能進行短時間小距離的飛行運動,在著陸時動作也會變得緩慢,倘若這時候遇到天敵可是十分頭疼的?;蛟S正是如此,綠孔雀這種華麗的鳥兒才成為瀕危物種的原因之一吧。
來源:大美科學
本文中標注來源的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nèi)容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