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奧會的舉行,冰雪運動成為了熱門。明天是周末,是不是準備去滑雪或滑冰了?
滑雪,圖片來源:pixabay
不過,假如你決定去滑雪,可一定要小心哦。
運動員滑雪的盡頭是獎牌,普通人(說的就是你)滑雪的盡頭可能是骨科。
嗯,人家谷愛凌,你是骨愛折......
滑雪真的還挺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成為別人的笑柄摔個狗吃屎。
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冰雪運動造成中度損傷的發(fā)生率約25%~35%。常見骨折部位有腕、踝、膝蓋、鎖骨、肩、腰。
網上流傳著一張雪季干瞪眼養(yǎng)傷群的群聊截圖
如果你喜歡滑雪,就真的要保護好自己和別人,尤其是——腳踝。
踝關節(jié)損傷很常見嗎?
比你想象的還要常見……
針對運動員的研究顯示,踝關節(jié)是人體最容易受傷的部位,而滑雪、冰球、足球,又是最容易傷到踝關節(jié)的運動項目,大約18%的情況都是因雪上項目而起。
普通人的情況則更加糟糕。吉林省進行過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調查,調查范圍涉及8家滑雪場、388名滑雪者。結果顯示,共有102人在滑雪中受傷,受傷的比例是26.29%;其中,以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損傷最為常見,達到了35.85%,很多人顧慮的腰背損傷反倒沒有那么多,只占13.21%。
滑雪時的人體受力,圖片來源:pxhere
為什么滑雪有可能傷到踝關節(jié)?
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踝關節(jié)本身的構造,二是滑雪運動的特點。
關節(jié)就像一個轉軸,其穩(wěn)定度取決于兩部分之間的接觸方式,以及周圍的固定裝置。
踝關節(jié)的關節(jié)面非常特殊,前方寬大、后方狹小。屈起的時候,較寬大的前部嵌入接觸面的窩內,關節(jié)可以保持穩(wěn)定;伸展的時候,較窄的后部充當關節(jié)面,穩(wěn)定度隨之下降。因此,踝關節(jié)損傷大都發(fā)生在伸腳的情況下,比如下樓的時候、下坡的時候、滑雪落地的時候。
另一方面,踝關節(jié)周圍的關節(jié)囊薄弱而松弛,關節(jié)的固定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周圍的韌帶。內側的韌帶還好,足夠堅韌;外側的韌帶由三條不連續(xù)的的韌帶組成,又十分脆弱,增加了踝關節(jié)受傷的可能。
踝關節(jié)內側與外側,圖片來源:運動損傷的解剖學
再者,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各個關節(jié)協(xié)調全身的動作,而在滑雪的時候,滑雪鞋將踝關節(jié)牢牢地固定在滑雪板上,既不符合日常習慣,也降低了踝關節(jié)的靈活度。如果滑雪鞋不合適,給踝關節(jié)施加的壓力太大,甚至可能影響肌肉的收縮。這些都會降低踝關節(jié)的適應性,從而增加踝關節(jié)受傷的概率。
雪鞋,圖片來源:pxhere
遇到踝關節(jié)損傷,應該怎么辦?
1.沒有受傷的情況下,預防
首先,滑雪雖然刺激好玩,卻并非合適每個人。決定去滑雪之前,一定要問問自己,有沒有急病、重病,有沒有扁平足等不適合滑雪的情況。其次,任何運動之前,都要進行充分的熱身。
對于滑雪來說,一是要適度拉伸肌肉,增加肌肉的靈活性;二是可以試試單腳站立,提高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三是學會挑選合適的鞋子。鞋子一定要合腳,必要的時候,可以多次試穿,穿上之后模擬滑雪運動看看,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最后,運動之前,務必注意掌握運動的要領,運動之后,不要忙著休息,而是像專業(yè)運動員那樣,放松一下肌肉、活動一下關節(jié)。
踝關節(jié)損傷的預防,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2.已經受傷的情況下,積極治療
踝關節(jié)損傷分為韌帶扭傷和骨折兩類,又以前者更為多見。依據臨床表現,可以為三個級別;而在處理的時候,可以遵照R-I-C-E-R原則。
踝關節(jié)扭傷的分級,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R,指休息,一旦受傷,立刻停止運動;I指冰敷,受傷的頭兩天,根據自己的感覺,用毛巾裹著冰塊,冰敷受傷的部位;C指加壓包扎,以便固定受傷的部位;E指抬高患處,使其高于心臟所在的水平線,這樣有利于血液回流,從而減少出血與腫脹;最后一個R指專業(yè)的治療方案——病情嚴重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就醫(yī)。
總之,運動是好事。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每周保持150分鐘的中等程度的運動,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乃至延緩衰老,有著重要幫助。只是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防護,盡可能地減少運動損傷。
參考文獻:
[1]LIN C-F, GROSS M T, WEINHOLD P. Ankle Syndesmosis Injuries: Anatomy, Biomechanics, Mechanism of Injury, and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06, 36(6) : 372–384.
[2]DEL BUONO A, FLORIO A, BOCCANERA M S, et al. Syndesmosis injuries of the ankle [J]. Current Reviews in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2013, 6(4) : 313–319.
[3]謝景春, 司昌莉. 吉林省大眾滑雪者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 冰雪運動,2011, 33(03) : 32–35.
[4]柏樹令, 丁文龍. 系統(tǒng)解剖學(第9版)[M].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8.
[5]臧克成,劉楊,鹿國暉主編. 冰雪運動損傷與防護[M].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8.
[6]李野. 高山滑雪初級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 冰雪運動,2013, 35(05) : 70–72.
[7]布拉德·沃克. 運動損傷解剖學[M].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13.
[8]喬丹·D.梅茨爾, 克萊爾·科瓦里克. 跑步損傷的預防和恢復[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7.
審核專家:王琳玨,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yī)師。
END
審核專家:王琳玨: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yī)師。
蝌蚪五線譜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注明來源
責編/心與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