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名詞叫“賽博格”,是英語Cyborg的譯音,意譯為半人半機器的生物,或者稱為電子人、機械人、生化人。這種“人”在科幻文學或影視中有很多,人們很難與現(xiàn)實世界聯(lián)系起來。
就像人們驚呼“狼來了”的元宇宙一樣,這種人也正在悄悄向我們走來,潤物細無聲地滲入我們的生活。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就是一位先行者,他用自己的殘疾之軀,正在做一個關乎未來人類進化走向的實驗,建造出了人類第一個賽博格。
彼得將自己的肉體稱為彼得1.0,將自己的靈魂與機器結合體稱為彼得2.0?,F(xiàn)在的彼得1.0已經死去,與世界交流的是彼得2.0。這種現(xiàn)象似乎正在詮釋了一個驚世駭俗的理念:人的肉體可以死去,但精神可以永生!
其實,這種理念在科學界早就被承認,問題是還沒有實例。那么彼得2.0是一個已經成功的實例嗎?我還不能肯定,因此在上述表述中我用了“似乎”這樣一個不確定詞匯,賽博格到底是不是真的來了,我希望同關心這個問題的網(wǎng)友們一起來討論。
彼得0.1是誰
彼得0.1就是彼得·斯科特-摩根,這是一位英國機器人科學家,生于1958年。在他的前59年生涯中,總體上春風得意快樂逍遙。只不過他13歲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性取向與世俗不同,16歲時,校長發(fā)現(xiàn)了他違反世俗的同性戀傾向,勒令他退出戲劇協(xié)會,由此,他放棄了自己的愛好,轉向了計算機研究。
為了更專業(yè)地學習,他放棄了劍橋和牛津的錄取,選擇了英國唯一開設計算機全日制本科課程的大學~帝國理工就讀。
1979年,他遇到了自己的“愛人”~弗朗西斯,這對同性戀戀人一見鐘情,從此彼得1.0不被世俗接受的愛得到釋放,他和妻子弗拉西斯周游世界,自由放松,快樂逍遙。2005年,英國頒布了民事伴侶合法化的法律,他們在頒布的第一天辦理了結婚登記,弗朗西斯從此成為彼得合法的妻子。
2009年,他們舉辦了正式的婚禮。作為妻子的弗朗西斯非常支持彼得的科學事業(yè),彼得在另類的愛情中蕩漾,并潛心研究,成為一名博士和著名的機器人專家,成就斐然,并被授予大英帝國勛章。
早在1984年,他在自己發(fā)表的著作《機器人革命》中就指出:“人類需要決定是否要開發(fā)獨立存在或者與人類合作的人工智能?!比绻说靡恢痹谏眢w健康狀態(tài)下過完后半生,或許他的這些觀念只能像許多科學家一樣,在實驗室去實現(xiàn)了。
但在2017年,發(fā)生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
某一天,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腳有些不聽話,隨后一系列的問題出現(xiàn),醫(yī)院檢查的結果令他的人生之路戛然改變:他罹患了運動神經元疾病,又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俗稱“漸凍人”。這種病癥是身體各部分一點點“死去”,最終全身都死去。
醫(yī)生當即給他判了“死刑”,緩期3年執(zhí)行。也就是說即便積極配合治療,在身體上插入各種管子,生命也只能維持3年,且毫無尊嚴和質量地“活著”。
已于2017年逝世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也曾患有同樣的疾病,但霍金“緩期”了55年,在他那特制的輪椅上被痛苦折磨了漫長的歲月。但霍金卻用堅強的毅力,創(chuàng)下了一般健康科學家都難以企及的成就,他用僅有的兩根手指和會轉動的眼珠,依靠電子設備發(fā)表演講和著作,臨終前還啟動了震驚世界,與尋找外星人有關的“突破聆聽”和“突破攝星”計劃。
從醫(yī)生的診斷來看,彼得的病情比霍金來得兇猛多了,只有3年“緩刑”。一般人聽到這個消息,大概會被嚇得精神崩潰,末日會更快降臨。但彼得似乎表達出比霍金更豁達的境界,好像得到了上天的恩賜,給了他一個更大的機會。
這或許就是人們說的關上一扇門,打開了一扇窗。彼得覺得正好利用自己的殘廢之軀進一步開拓自己的機器人事業(yè),他要在自己身上實驗,成為人類首個賽博格。這似乎應驗了中國古人孟子那句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彼得抓緊自己還能溝通的時光,安排下了一個又一個自己的“未來”:主動提出并接受了胃造口、結腸造口、膀胱造口、全喉切除等身體改造手術,他把這叫做“四重造口術”。醫(yī)生不理解他的這些做法,認為太過激進,且這種疾病是不宜接受此類手術的,由此拒絕了他。
彼得描述說:“當我說到我將在我的疾病上投入大量尖端技術時,醫(yī)生告訴我這將是一個新的冰凍地獄,這個地球上的任何外科醫(yī)生都不會損傷完全健康的器官。”他只得尋找另外的醫(yī)生,最終以延長生命的理由說服了醫(yī)生,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得益于他的這些異想天開且“激進”的未雨綢繆,讓他及時應對了逐漸喪失的吞咽能力、語言能力、呼吸能力等。
彼得2.0又是誰
彼得2.0就是彼得的賽博格了。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彼得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已經不存在了,他只剩下了“腦子”和眼睛。他已經無需吃飯進食,也不會說話和做出任何姿勢,沒有了味覺、嗅覺、觸覺,只能用大腦和眼睛,通過電子設備與外界交流。
這已經是他生病后的第三年,即2019年。根據(jù)醫(yī)生預測,這時候他應該早就死了。而由于彼得的主動進取,他活了下來,不過只是腦子和眼睛活了下來,身體的其他部位基本上都死了,依靠電子儀器維持著他大腦的功能。
我的理解是,如果他沒有采取措施早早地處理掉那些漸漸死去的機體,身體就沒有辦法“活”下去,這樣就沒有辦法供氧給大腦,他的大腦就可能也完蛋了,他就真的在3年內死去了。而現(xiàn)在,已經過去5年,只是彼得1.0死了,彼得2.0卻活著。
2019年,他發(fā)表了《彼得2.0》一書,這本書翻譯成中文后有324頁。書中,彼得講述了自己一生整個心路歷程,認為自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作為同性戀,面對不被世俗接受做了想做的自己,因此他得到了釋放和快樂。
在完成對自己的“賽博格”改造過程中,彼得也是灑脫獨行異于常人,他超級的樂觀開朗感染了許多人,人們紛紛助力其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而他的愛人弗朗西斯則不離不棄,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成為完成他心愿最得力的助手,家人也理解了他,盡釋前嫌地回到他的身邊關懷和支持他。
據(jù)稱,《彼得2.0》這本書的前2/3部分由彼得1.0完成,后面的1/3則由彼得2.0完成。也就是說,在2019年,作為肉身的彼得1.0已經死了,活著的是彼得的賽博格,彼得2.0。也就是說,彼得現(xiàn)在只有腦子和眼睛還“活著”,他與外界的一切交流都是通過電子設備,將他大腦所想表達出來。
這套電子設備模擬了他的音容笑貌,還有一個虛擬形象化身。他請助手將自己綁在輪椅上,胸前放著有他虛擬化身的屏幕。在與外界交流時,他的1.0沒有表情,虛擬化身能夠配合AI系統(tǒng)輸出的聲音張嘴閉嘴,還會眨眼,還能夠微笑、大笑和眨眼,完成彼得的標志性動作,展示出他的情緒,如抬起右眉毛等。
與霍金嚴謹?shù)囊蟛煌?,彼得對AI傳播自己大腦的聲音時,不要求那么準確。比如有一次,彼得與一位叫jerry的好友視頻通話,彼得對他的一個建議準備回復:“You are incredible Jerry!(你真是太棒了,Jerry);結果AI說出來的聲音卻是“You are an incredible jerk!(你真是個大混蛋)”
彼得至今也沒弄清,AI是如何學會說“混蛋”這個詞匯的,但對這個回答并不在意,他認為,彼得2.0已經不是彼得1.0,就應該有自己的特色。
彼得2.0能永生嗎?
這正是我前面用“似乎”表述的原因,很模糊和不確定,就是我也不知道。我現(xiàn)在只獲得彼得2.0在2021年年底還在與外界交流的信息,但這種交流能持續(xù)多久,沒人告訴我,我也沒找到更多的信息和資料。
2019年10月10日,彼得在推特發(fā)表文章稱,這一最后的程序是“彼得1.0”的終結,這是我作為彼得1.0的最后一篇文章。
(引用)他說:“我即將變成彼得2.0——我指的是‘電子人’。我指的并不是任何傳統(tǒng)的電子人,而是迄今為止138億年以來(自宇宙大爆炸以來)創(chuàng)造的最先進的人類控制有機體。我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電子人?!?/p>
我認為,彼得2.0的誕生僅僅是人類進化史上一個開端,就像現(xiàn)在世界上正在開發(fā)的腦機接口、意識上傳、元宇宙一樣,都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彼得的大腦和意識也還沒有完全脫離肉體的羈絆。
比如他的心臟還在跳動,他的胃還在起著消化吸收營養(yǎng)作用,他的膀胱還在儲存或排泄尿液,這些機體的運行還在為他的大腦提供養(yǎng)分,以保證意識能在“活著”的大腦中保留和活動。
而且即便他的大腦能夠更長久地活下去,也只能與外界交流思想,其身體的味覺、嗅覺、觸覺等功能也早就完全失去,對這個世界除了眼睛和大腦,其他方面他已經失去了感知。但彼得卻樂此不疲,他將自己的2.0視為實現(xiàn)自己科學抱負的好機會,希望為人類未來探索出某種進化選擇。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進行這項研究,不過沒有一例有彼得這樣“激進”。主要研究基本都用在殘疾人身上,如在一些失去手臂或癱瘓者的大腦中植入電極,與癱瘓肢體或人工手臂連接,就可以控制這些本來無法控制的肢體;通過將攝像機影像直接輸入到大腦皮層,盲人就可以重見光明等等,已經屢見不鮮。
一些國家軍方,還在開發(fā)讓人的聽力、視覺、力量大幅提升的技術,甚至研究出不怕死的賽博格士兵。不過這些研究都還處于初級階段,而真正理想的賽博格是人機完美結合,是具有人的大腦和機器的身子,且各種感覺都能夠存在,甚至更敏感,就如科幻影視中的金剛狼那樣。
人類成為完美的賽博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彼得2.0是一個可貴的開始和突破,是彼得1.0科學精神的體現(xiàn)。他自己推特的簡介是:“科學家-作者-反叛者,用一生去改變未來?!彼溨C地說:“我本是通往死亡快車道的候選人,但我放棄了這個提議......坦率地說,我還要忙著享樂呢?!?/p>
這就是彼得笑著面對自己的2.0升級或者說軀體的死亡。隨著腦機接口、意識上傳、元宇宙等高新科技的不斷開發(fā)和成熟,我相信完美人機結合的賽博格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
這或許是人類本身實現(xiàn)升級改造的關鍵變革?各位怎么看,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chuàng)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