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娘寫在前面的話:今天的物種叫做蓬蘽(lěi),跟彭磊同音。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當(dāng)年的我還是一只青澀善良的小貓,總覺得人間充滿了真善美,還有愛。
那一年,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正是初秋好時光。小貓我神清氣爽駕起一陣妖風(fēng)落到一座山頭打滾玩耍。卻在山道上偶遇一堆誘人的果果,道邊發(fā)現(xiàn)一光頭老和尚正在低頭掃地,于是上前捉住那老頭便問:
“嗨~老和尚頭兒~這果子是啥?。磕艹赃??好吃喵?”
老和尚慢吞吞地答道:“這個好吃啊,它叫老不死~”
懸鉤子報菜名
我大惑不解,一把揪住和尚問:“老頭兒和尚,這個果子看起來如此晶瑩誘人,你為毛叫它老不死???”
和尚放下掃帚,臉上帶上了真誠的微笑:
“上仙啊,你竟然不知道?此物為此山之寶,喚作紅毛懸鉤子,你可知懸鉤子的拉丁學(xué)名就叫Rubus ?請上仙跟我念上三遍:唵嘛呢叭咪吽,Roo-bus~,Roo-bus~,Roo-bus~”
我迷迷登登之間便跟著這老和尚連念了幾句“老不死”的經(jīng)文,心中更對這果子有了幾許期盼。然后,這老和尚指著這亂糟糟帶刺的藤說:
“上仙你且睜眼看來!你看它小枝粗壯呈現(xiàn)紅褐之色,周身密被紅褐色的刺毛,枝上復(fù)葉為橢圓形3枚小葉亦極是精神,正為盛年之相。再看這果子,是不是狀如黃瑪瑙珠串,其實它是由許多漿果般的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的聚合果。你再細(xì)看這一顆顆小珠子已現(xiàn)金黃之色,說明此時,它正漿汁飽滿,酸甜適宜,這便是到了紅毛懸鉤子最好吃的時候!小僧見上仙此時兩眼放光,垂涎欲滴,是不是心中正打它主意,動了服食此物的心思?”
見這老頭講得如此深邃有理,想來是遇到了傳說中的專家,我吞下一口口水,拼命點頭:“想吃想吃!”
老頭兒和尚朗聲笑道:“上仙且聽我為您再來上一段貫口報菜名啊,小僧請您吃這
“刺泡、甜泡、空心泡;
蓬蘽、寒莓、太平莓;
毛泡、烏泡、栽秧泡;
茅莓、川莓、秀麗莓;
插田泡、高粱泡,不如山中大紅泡,
牛疊肚、覆盆子,好吃的全是懸鉤子!”
我不由拍掌大笑:“老頭兒你說得好說得妙!你且說說如何吃來?”
許多年以后,我依然記得老和尚半瞇的眼睛放出了賊亮亮的光,老頭兒帶著真誠的笑臉指指紅毛懸鉤子說:“此物雖好,卻是渾身刺毛,如無經(jīng)驗實難摘取,上仙想吃得這山中之寶,小僧亦有心為上仙取此寶物,怎奈門規(guī)森嚴(yán)不敢耽擱,小僧在此掃地,需將這山道從此處到山腳細(xì)細(xì)掃上一遍不敢耽擱?!?/p>
聽到這里,我將掃帚一抓滿心歡喜地就向山下跑去:“有何難?老頭兒你且為我摘此山中之寶,我?guī)湍銙叩乇闶?,掃到這里正好分吃!”
運步如飛中,耳邊只聽見老和尚還在吩咐道:上仙,需細(xì)細(xì)掃上一遍啊……
于是,貓貓我心中惦念著這紅毛懸鉤子,老老實實的把山道從上到下細(xì)細(xì)地掃了一遍,只是待我掃到此處,這紅毛懸鉤子旁哪里還有什么妖僧老和尚,這一樹誘人的果果居然一顆都不剩了,一顆都不剩了!
人間不值得。
有一類野果叫懸鉤子
薔薇科懸鉤子屬在全球分布極廣,1753年,卡爾·林奈在《植物種志》中,發(fā)表了多個懸鉤子屬的物種,并建立了懸鉤子屬(Rubus L.)。這么一個老早就命名的類群,直到1992年,后人才將林奈發(fā)表的R. fruticosus L.正式指定為懸鉤子屬的模式種。這是一種聚合果烏黑發(fā)亮的懸鉤子,原分布于歐洲,人們也把它稱為歐洲黑莓(European blackberry)。
野生的歐洲黑莓其實并不太可口,而且還是一種生性強悍的物種,它能迅速適應(yīng)一些地區(qū)的環(huán)境,還能與當(dāng)?shù)匚锓N開展競爭,迅速形成茂密的灌叢,甚至可能威脅當(dāng)?shù)卮嗳醯纳鷳B(tài)系統(tǒng)??傊?,這并不是一種讓人見之心喜的野果。
懸鉤子屬是薔薇科中一個數(shù)量變化極大且極為多樣的復(fù)雜類群,今天,全世界懸鉤子屬的成員大致在250~700種之間,這個不確定的物種數(shù)量變化表明,這個屬的確讓人有些迷亂抓狂,不同的物種之間很容易形成自然雜交,很難僅僅通過形態(tài)來辨別區(qū)分物種之間的差異。
盡管如此,懸鉤子屬的植物還是讓人很容易的把它們同其它植物之間進行區(qū)分。它們大多都是落葉灌木或木質(zhì)的藤本,莖和葉片背面的葉脈上都有各種刺。尤其是它們果實讓人印象深刻,這是由許多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形成的漿果狀的聚合果,這些野果人們更喜歡叫它“泡兒”。
在各種各樣的“泡兒”之中,最為人熟悉和喜愛的大概要算是樹莓(Rubus idaeus), 樹莓也叫做歐洲樹莓或紅樹莓,英文為“Raspberry”,在歐美,這種多年生帶刺的落葉小灌木早已被人們馴化和長期栽培,通過對樹莓和其它懸鉤子屬植物的雜交,人們獲得了許多更加高產(chǎn)和美味可口的商業(yè)化樹莓品種。
和樹莓同樣受歡迎的還有黑莓,英文為“Blackberry”,黑莓有著烏黑發(fā)亮的優(yōu)雅外表,特別是和紅樹莓一起出現(xiàn)的時候,一紅一黑的搭配極能誘惑人的食欲。不過,黑莓并不總是都是烏黑發(fā)亮的樣子,黑莓的品種栽培最早來自于對北美和歐洲的懸鉤子屬實心莓亞屬和懸鉤子亞屬的一些物種雜交,雖然同樣是來自人們對多種懸鉤子屬植物長期的馴化和栽培,但和能夠追根溯源的紅樹莓不同,黑莓經(jīng)過人們反復(fù)的雜交育種后,今天出現(xiàn)在超市中的主流黑莓品種已很難確定明確的原始親本。
雖然樹莓最早是由歐美進行了商業(yè)化品種開發(fā),并讓這種不太起眼的野果成為了風(fēng)行世界的甜點小漿果。在今天,樹莓和黑莓雙雙成為了中國超市里常見的懸鉤子水果,雖然有些小貴,美好的顏值和酸甜清爽的口感,還是讓它們還是收獲了不少真誠的粉絲。
久違了的山野滋味
樹莓并不算是一種特產(chǎn)于歐洲的物種?!癛aspberry”的野生物種分布非常廣泛,它在中國同樣也有分布。在《中國植物志》中,這種植物被植物學(xué)家賦予了“覆盆子”的中文名字。
覆盆子是許多人小時候最喜愛的野果,它們脫落下來的聚合果被果蒂占據(jù)的地方常會留下了一個圓圓的凹坑,看起來就像一個倒扣的精致的小碗,這種果實是由許多小小的,富含汁液的小球狀似漿果般的小核果聚合而成的,每一粒“小球”中都包含了一粒種子,清甜香滑,微酸適口。
覆盆子中文名字極為古老,它的食用價值也早已為我們的祖先所了解,《爾雅·釋草》記載:“茥,蒛葐。即覆盆,實似莓而小,可食”。只是,《爾雅·釋草》這樣的古老典籍中記述的覆盆子,也許和《中國植物志》中記載的風(fēng)靡世界的“Raspberry”并不是同一種懸鉤子。
泡兒在古時也寫作“藨”,這是一個多音字,在指懸鉤子屬植物時,讀音與“pāo”相通?!八憽钡姆N類有很多,有的果大,有的果小,它們分布的海拔也有高有低,吃它們的時間有先有后,它們的味道也是有的口感極佳,有的不堪一吃。
在中國,懸鉤子屬有約200種不同的植物。植物志中的覆盆子(R. idaeus)分布于中國的北方,而在民間,中國南方的懸鉤子屬植物中,有許多好吃可口的懸鉤子都有覆盆子之名。
魯迅的覆盆子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提到過覆盆子,“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yuǎn)。”魯迅先生把覆盆子的“聚合果”這一抽象的果實形態(tài)給描述得多么生動!只是,今天植物志上記載的物種覆盆子分布于我國于北方,魯迅的家鄉(xiāng)紹興在我國南方,當(dāng)?shù)夭]有R. idaeus這個物種的分布,所以魯迅先生品嘗的應(yīng)該是另一種被稱為“覆盆子”的懸鉤子屬植物了。
比如,分布于南方果大味美的蓬蘽(R. hirsutus)就是一種“覆盆子”。蓬蘽也寫做“蓬藟”,果實鮮紅如珊瑚珠,在夏初季節(jié)果實開始成熟,浙江也是它們的分布地,最重要的,這種野果還有著絕不遜色于城市商場中樹莓的口感和滋味。所以,如果做個猜測,魯迅提到過“覆盆子”我覺得蓬蘽更貼近。
中國的懸鉤子屬植物眾多,可吃好吃的野果當(dāng)然不止是蓬蘽。就象川西,沒有蓬蘽可食,不過卻有很多可口的懸鉤子屬野果可吃,比如個頭很大且多汁的空心藨(R. rosifolius)。從入夏后一直持續(xù)到冬季,走進山野尋找各種各樣的“泡兒”來嘗試,都是一件有趣而快樂的事。特別是帶著小朋友時更是如此。
有一年冬季12月,給物種日歷寫好幾版懸鉤子屬的植物學(xué)家顧有容帶著倆個娃溜去四川看熊貓,不過,自從嘗試了第一顆高粱泡(R. lambertianus)后,那一整天,植物學(xué)家的娃似乎都對國寶們滾滾們興趣缺缺,兩個小家伙一直懷著莫名興奮四處尋找“好吃的”高粱泡。這是一種成熟極晚的懸鉤子,因為果序像高粱穗子而得名,桔黃發(fā)亮的結(jié)果量極多,果實又小又酸,食之口齒生津,極具刺激。
毛葉高粱藨(Rubus lambertianus var. paykouangensis)。圖片:喵喵植物控
帶娃搜刮高粱藨的顧有容老師。圖片:喵喵植物控
我總覺得懷念各種懸鉤子的味道大概是一種親近留戀自然的感覺,或者是一種懷念童年的親切記憶。其實在各種懸鉤子野果中,高梁泡實在算不上一種可口美味,然而卻能讓孩子和我們都得到了一整天的歡樂。只是,不知道是時光慢慢遺忘了我們,還是我們漸漸忘記了時光,迷失于城市冰冷的鋼筋水泥叢林,山野的滋味終于漸行漸遠(yuǎn)了。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6年第81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喵喵植物控。